Close Please enter your Username and Password


xiyanghong1943 81M
37 posts
4/25/2011 12:20 pm

Last Read:
5/3/2011 5:14 pm

1,孔子论美


孔子的美育思想是一个以培养和建立 “知”、“仁”、“勇”、“艺”理想和谐人格为核心的思想体系。它是孔子儒学思想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,是基于以“仁”为最终依据的实用理性主义。
  具体说来,孔子和谐美育思想具有这样一些特征:
  一是以“仁”为核心的美育内容。孔子认为:“里仁为美。”意即以“仁”为邻,才是美。这既可以看成是孔子给美下的定义,更可以看成是孔子对美的本质的深刻认识。“仁学”是孔子美学的基础和灵魂。
  那么,什么是“仁”呢?孔子有言:“仁者,爱人。”孟子也说:“仁也者,人也。”实际上,孔子的仁学就是“人学”。包括爱护人的生命,尊重人的人格,追求人的价值(才能、智慧、贡献),也包括无私,忘我,“杀身以成仁”。总而言之,孔子的和谐美学是以他的仁学为基础的。仁的思想渗透、贯穿他美学的各个方面。究其实质,孔子的美学思想是以伦理道德,使人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其理论基础的。也就是说,孔子的美育注重的是人的内在修养,注重的是培养人的高尚思想品德。它强调美育与德育的密切关系。
  二是从“仁”的定义出发的“尽善尽美”的美育理想。内容与形式相和谐统一的作品才符合“尽善尽美”的审美标准。
  三是以“仁”为核心的美育实践。在他以“仁”为核心的理论指导下,依据“尽善尽美”的标准,通过道德教育、文化教育、艺术教育(尤其是诗教与乐教)来完成他的美育任务,实现“心灵和谐”和“社会和谐”的理想目标。在孔子看来,实现这种美育实践应从三个方面入手:一是通过自身修养促进身心和谐;二是推己及人,构筑社会和谐;三是由人及至自然,促进天人合一。
  在孔子的美育实践理论中,他认为最为理想的途径可简单概括为“克己复礼为仁”。顾名思义,“克己”是从自身修养的角度而言的;“为仁”是从道德建设角度而言的;而“复礼”则是从制度建设角度而言的。“克己”、“为仁”是道德层面的问题, “复礼”或可从规范制度方面做起。因此,孔子在全面推行自己的美育理想时候,把“复礼”置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地位。因为在孔子看来,社会礼仪制度是规范一个社会道德行为的必不可少的外在条件。是他从思想和文化气质方面最为贴近和心仪的一种礼制。。